热门搜索:
一批重大项目也陆续落地,中国高铁、核电“走出去”的一单都落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。宁吉喆说:“2013至2016年,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过600亿美元。截至2016年底,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合作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,总产值过500亿美元,上缴东道国税费过11亿美元,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过18万个。”
中国还发挥政策性、开发性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,推动各类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产能合作项目,为企业开展产能合作提供有力支撑。此外,中国不断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和规范化水平,督促企业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,为企业开展产能和投资合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。
宁吉喆指出:“截至2016年底,中方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,与5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,并且积极商签标准化合作协议、签证便利化协议等各类合作文件,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。”
这些产能合作不仅在增加就业、提高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还有力推动东道国工业化进程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。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是**于中低端产业,而是将我国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与所在国的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,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领域的合作。
辛国斌表示:“我国装备制造业‘走出去’成效还是比较显着的,高铁、电力装备、工程机械、电子信息制造业,包括我们的船舶,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新名片。这些优势企业‘走出去’,带动了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工业化的整体进程,受到沿线国家欢迎。